马宽生

文章来源:肝胆科 作者:肝胆科 发布时间:2019-12-06 点击数量: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留学于东京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师从国际著名肝脏外科专家幕内雅敏教授,专攻肝脏外科,擅长肝肿瘤的手术切除及射频消融术。

出诊时间

时 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上 午







下 午








基本情况

目前任国际肝癌协会(ILCA)会员,亚太肝胆胰外科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外科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学会肝癌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介入和肿瘤消融治疗协作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任"Abdom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ology" 、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Intractable & Rare Diseases Research"杂志编委,“Journal of hepatology”"Bioscience Trends"、“Chinese Medical Journal"杂志特约审稿人,《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邀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等。

医疗专长

在肝胆外科临床实践过程中,对肝肿瘤的手术切除及射频消融进行了多项创新性工作。在国内较先开展了超声引导下解剖性肝段切除、射频辅助的肝切除术治疗肝肿瘤,保留56段的解剖性78段肝切除术等新术式治疗肝癌的尝试;率先实施超过3000例次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的大宗病例报道,并进行了长达10余年的临床随访;临床创新多项针对复杂肝肿瘤的射频消融方法;在国际上首先创用了射频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相关内容在英国外科杂志发表);开展了射频消融相关的重要基础研究。总体疗效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拓展了射频消融技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范围。积极开展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目前有3项国际注册的针对肝癌治疗的前瞻性随机照研究正在进行中。

在肝肿瘤射频消融领域内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对大肝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有多项创新,创用了一次定位、多点穿刺新技术,使大肝癌一次RFA治疗后肿瘤完全坏死率由40%~60%提高到72.9%;率先开展了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治疗大肝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及射频消融后TACE防治复发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创用了加强型RFA治疗巨大肝血瘤新技术,拓展了RFA的应用范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CT引导下经皮经肺经膈肌RFA治疗位于膈顶部肝癌技术;首先进行了特殊部位(近大胆管/胆囊及大血管)肝癌RFA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验与临床研究;开展了腹腔镜下RFA治疗肝表面肿瘤及凝血功能障碍肝癌的治疗。目前正在进行加强型射频消融新技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探索,拓宽了RFA治疗肝血管瘤的适应症,提高了疗效;开展了纳米金复合物及stTRAIL-MSC靶向提高肝癌射频消融疗效的实验研究,及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后残癌细胞生物学特性变化的实验;为开拓干细胞和纳米技术用于增强RFA疗效、深入理解射频消融治疗肿瘤的生物学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国际上率先对继发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的探索;为脾亢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法。

科研成果

曾30余次在国际和全国会议上进行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以射频消融项目为基础方向与东京大学、墨尔本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研究机制。先后指导或援助包括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及第二附属医院等国内20余家著名的三甲医院成功开展肝肿瘤射频消融技术,研究成果被包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在内的全国30多家大中型医院广泛应用。已培养博士生6名、硕士生14名、进修生80余名。通过学术交流、手术演示、定点培养、上门指导及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了射频消融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