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情况
1996年和2003年:两次荣立三等功;科研成果如下:
奖励种类 |
获奖项目名称 |
等级 |
排名 |
年度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重型肝炎/肝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2 |
6 |
2007 |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 |
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及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2 |
2 |
2006 |
军队科技进步奖 |
HDV RNA核酶序列分析及反义寡核苷酸阻断HDV感染的研究 |
2 |
1 |
1997 |
军队科技进步奖 |
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 |
2 |
2 |
2001 |
重庆市第四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奖 |
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 |
1 |
2 |
2002-2003 |
全军优秀博士学位 论文 |
免疫选择压力对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基因变异的影响 |
? |
? |
2003 |
? 五.科研课题 主要从事HDV反义核酸及核酶的抗病毒作用、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HCV基因变异和发病机理、HIV/HCV混合感染及未知肝炎病原体的研究。从1995年起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分题、军队及重庆市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有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在国外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5篇,主编专著1部。 1.国内较早开展了的反义核酸、核酶的分子基础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在动物体内证实了反义核酸具有抗丁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在细胞水平证实了改建的HDV核酶可抑制HCV的复制。为进一步研究基因治疗药物打了基础。 2.初步建立了HBV、HDV及HCV感染树鼩的动物模型。为研究上述肝炎病毒的致病机理,筛选抗病毒药物等提供了一种动物模型,这一模型正在完善中。 上述研究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并获两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3.初步建立了人鼠嵌合肝模型。 4.对重型肝炎/肝衰竭的基础与临床及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及防治的基础与临床有深入研究,获得国家及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研课题一览表
课? 题? 名? 称 |
来? 源 |
起止时间 ? |
硫代反义核酸的合成及其在动物体内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992.1-1994.12 |
硫代反义寡核苷酸抑制HDV核酶活性及其抗HDV作用的研究 |
同? 上 |
1996.1-1998.12 |
HDV核酶结构优化及其切割HCVRNA的研究 |
同? 上 |
1997.1-1999.12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树鼩模型的建立 |
重庆市科委基金 |
1996.1-1998.12 |
HCV感染树鼩模型的建立及反义寡核苷酸在树鼩体内抗HCV作用的研究 |
全军医药科研究基金 |
1996.7-1998.12 |
反义寡核苷酸大规模合成、化学修饰及抗肝炎病毒研究 |
“八六三”课题 (联合项目) |
1996.7-2000.12 |
反义寡核苷酸和新型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研究 |
全军科研基金重点项目(联合项目) |
1996.7-1998.12 |
未知肝炎致病因子的研究 |
回国启动基金 |
2002.1-2004.1 |
SARS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制 |
重庆市科委基金 |
2003.5-2003.12 |
利用人鼠肝嵌合模型研究未知肝炎致病因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3.1-2005.12 |
基于全基因序列的HCV体内自然基因重组位点及规律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1-2010.12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重型乙型肝炎预警和早期预后评估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
? |
? |
六.著作及论文 ? 主编专著一部:名院名医—感染病特色治疗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1-1 ? 1.?????? 汪耕祥,毛青.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的诊断和抢救.中国急救医学,1990,10(6):25-30. 2.?????? 毛青,郑江.对65例重型肝炎患者施行经皮肝活检术的经验.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3,15(2):183-184. 3.?????? 毛青,林武存,等.1179例献血者HCV核心抗体检测.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3,15(3):280-281. 4.?????? 毛青,李梦东.乙型肝炎病毒携带< |